• 747445809/2013-00004
  • 中原区人民政府
  • 政府工作报告
  • 2013-01-15
  • 2013-01-15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1月15日在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中原区人民政府区长  王东亮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是郑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推进的第一年,也是我区建设中心城区西部核心区的起步之年。一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现全域城市化为目标,紧紧围绕市委“三大主体”工作,大力实施城市化带动、大项目带动、改革开放带动,决战老城区改造提升、常西湖新区开发、中原宜居商贸城建设三大战场,凝心聚力,奋发有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区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2012年主要任务。

据初步统计,全区生产总值完成275亿元,同比(下同)增长9.2%,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61亿元,增长7.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1.7亿元,增长1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9亿元,增长2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4亿元,增长1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4.5亿元,增长1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2790元和14100元,分别增长13%和1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0.4:41.1:58.5。

(一)以大拆迁为抓手,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突出新型城镇化引领的主导地位。在新型城镇化六大切入点工作中,全区拆除各类建筑物1031万平方米,其中“两环十七放射”道路595万平方米、四类社区188万平方米、中心城区道路两侧违法建设及其他类248万平方米,成为中原区历史上投入资金最多、拆迁量最大的一年,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特别是“两环十七放射”涉及我区7条道路,在完成大体量拆迁的同时,还清运垃圾712万立方米、培土525万立方米、绿化115万平方米;西四环(中原路—马寨)、化工路绿化已基本完成,西四环(中原路—化工路)、中原西路(西四环—绕城高速)和郑上路示范段绿化全面进场施工,其他路段正在进行绿化招标;陇海路西延工程(西四环—绕城高速)拆迁完成,并全面开工建设。在此基础上,自加压力完成了新田路(中原路—防汛路)生态廊道拆迁及建设工作。抢抓土地利用规划调整机遇,投入资金1.2亿元实现了辖区内4000亩基本农田易地代保,收储土地约2000亩,有效地破解了发展瓶颈,极大地拓展了发展用地空间。在整个拆迁过程中,面对全市拆迁任务最重、资金需求量最大的困难形势,全区上下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拼搏精神,不等不靠,勇于攻坚,敢于胜利,打了一场又一场的硬仗和漂亮仗。我区“两环十七放射”道路拆迁和生态廊道建设工作始终走在全市前列,拆迁总量位居各区第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新型城镇化建设先进单位”。

——常西湖新区改造开发大幕全面拉开。《郑州市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开发建设总体方案》已经市政府原则通过,初步功能定位为“两区四中心”,即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行政服务核心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市民活动中心、商务会议中心。区域内附属物普查和影像固化工作完成,起步区已平整土地230亩、拆除建筑物8.8万平方米。西流湖生态公园开工建设,北区竣工开园。

(二)以发展服务业为重心,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西元国际广场、锦艺城·购物中心等商业综合体陆续建成并开业运营,成功吸引了王府井百货、华润万家、耀莱成龙院线等综合卖场和文化娱乐企业入驻;洲际华邑酒店、香港新世界酒店、恒大中原经贸中心等一批重大服务业项目落户我区,商业布局趋向合理,现代服务业发展走向多点化、高端化和规模化。中心城区2家市场实现外迁。积极探索融资租赁、信托计划、BT等融资模式,大力整治担保行业非法集资行为,金融业加快发展。

——产业集聚区建设稳步推进。对郑州纺织产业园、郑州机械制造(加工)产业园进行了整合,编制了产业发展三年规划。国家棉花及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恒天重工新纺机主体建成并部分试运行,郑州·金马凯旋家居CBD、中国中部纺织服装品牌中心、锦艺国际轻纺城、国资工业园、中机六院研发中心开工建设,大中原国际汽车城、奔驰汽车广场、瑞驰皮草等项目正在加紧完善手续。积极创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并通过国家质监局初审,云顶服饰、若宇服饰等7家企业产品荣获“河南省名牌产品”。新认定和重新认定省著名商标12件,领秀·梦舒雅、娅丽达、渡森、太可思4件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三)以“大招商”为引擎,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深入开展“大招商”。修订了招商引资宣传册,制作了招商引资宣传片,积极组织参加了第七届中博会、亚欧博览会等经贸交流活动。针对重点企业和重点区域,大力开展定向招商、专题招商,同保利地产等一批重量级企业进行了广泛接触和深入洽谈。全区新签约超亿元项目23个,计划总投资432.7亿元,其中超10亿元项目12个,五矿集团计划在常西湖区域投资100亿元连片开发,恒大地产计划投资42亿元整街坊开发改造。预计全区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增长13.6%;引进市外境内资金104.9亿元,增长24%;对外贸易出口额完成3.4亿美元,增长10.6%。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四比两看一落实”活动,严格落实“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项目推进机制,坚持项目建设周例会,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万乘时代广场已建成、正在进行招商,万隆广场、标准置业广场、啟福尚都、方圆经纬花园、保利百合花园等项目主体基本建成,绿城·绿园项目开工建设。

(四)以中心城区功能提升为主线,城市面貌大为改观

——城中村、旧城改造加快推进。全区有19个村纳入市城中村改造计划,累计开工13个村。白庄村用22天时间圆满实现了全部204户群众搬迁,东石羊寺村用15天时间圆满实现了全部256户群众搬迁,李江沟村用20天时间圆满实现了全部346户群众搬迁,屡屡刷新城中村改造拆迁速度;冉屯、三官庙村拆迁已进入攻坚扫尾阶段;北卧龙岗村拆迁全面启动。旧城(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六厂前街棚户区改造拆迁全部完成,盛润·锦绣城项目开工建设,特别是作为全市首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项目——中原文化广场实现了和谐拆迁,为全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积累了经验。同时,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有序开展。

——城市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加大道路养护整治力度,大修复浇协作路、沁河路等7条道路2.5万平方米。坚持集中整治与日常管控相结合,推行错时执法,重点整治占道经营、违章亭棚等,规范便民疏导点10个,彻底取缔占道报刊亭70个,新增店内报刊零售网点112个。加大户外广告、门头牌匾整治力度,整治各类违规设置9000余处,拆除违章广告1361处1.9万平方米。新建停车场106个,新增停车泊位18239个。坚持“依法、快速、和谐”原则,集中整治中心城区道路两侧违法建设,共拆除违法建筑物116万平方米。发挥数字化指挥中心作用,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市容卫生日常管理,确保了辖区环境干净、整洁、有序,为郑州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审作出了积极贡献。荣获市“环卫优胜杯”。

——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加快打通断头路,嵩岳路、神驰路、长城西路拆迁完成并开工建设,华山路、伏牛北路拆迁完成、具备开工建设条件,电厂西路、棉纺北路普查工作完成、拆迁已启动。购置机械化清扫车18台、高压冲洗车22台,全区机械化清扫保洁面积达到40%以上。投资3000万元整治改造了150个老旧小区物业及基础设施。新建区级游园1个、社区游园3个,新增绿地75.3万平方米,新植乔木6万株。认真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投资5500万元、惠及1.4万群众生活污水排放的常西湖截污工程建成启用。同时,积极为辖区重点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南水北调总干渠辖区段征迁工作圆满完成,我区被省政府授予“拆迁工作先进区”称号;南水北调跨线桥建设、郑少高速航海路连接线、三环快速化、西四环下穿陇海铁路改造等重点工程拆迁工作按时完成。

(五)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加强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全区共划分一级网格12个、二级网格154个、三级网格662个,35个职能部门的749名干部和市直、区直群众工作队全部下沉到网格,形成了“无缝隙、全覆盖”的管理网格构架。不断完善运行机制,加强社会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着力条块融合,强化责任追究,促使各级各部门主动履职、尽职尽责,有效推动了各类问题解决。全区共排查各类问题57000余个,整改解决56600余个,办结率达99%以上,一批久拖不决的问题得到了有效化解。

(六)以办好“十件实事”为重点,民生质量持续改善

——教育文化事业快速发展。教育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西流湖幼儿园、汝河新区第一幼儿园保利百合分园2所幼儿园开工建设,扶持升级民办幼儿园6所,郑州69中迁建工作正在办理前期手续。新购置笔记本电脑2065台,保证了全区一线教师每人一台教学电脑。面向社会公开选聘教师150名,并加大师资队伍教育培训力度,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以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载体,新建、改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50个,社区电子阅览室实现全覆盖。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加大科技型企业奖励扶持力度,争取市级以上科技资金2165万元,下拨区级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2547万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全年申请专利920件,增长31.8%。强化科普宣传,创建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4所、地震安全示范社区2个,我区被命名为“省科普示范区”。

——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全区新增城镇居民就业再就业24629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271人,城镇“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培训农村劳动力870人,实现转移就业1130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不断加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试点启动。加大困难群众救助力度,全区共救助城乡低保对象1801户3449人,累计发放保障资金1110万元;救助低保对象大病患者223人,发放救助资金56.3万元;43名“五保”对象全部实现集中供养。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为233户进行了实物配租,为5051户发放了租赁补贴。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募集发放救助资金243万元。为358名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发放了居家托养补助。

——医疗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水平大幅提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在全市率先成功创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示范区,林山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国家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721名年满60周岁的持证残疾人和8949名60周岁以上的农民进行了免费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认真落实计生利益导向机制,全面提升出生人口素质,全年人口出生率10.3‰。

——社会管理创新不断加强。严格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矛盾排查工作制度,深化领导接访、干部带案下访工作,坚持召开信访稳定党政联席周例会,确保了特殊敏感时期不出现来自中原区的干扰。全区赴京非正常上访、上三级集体上访批次分别下降50%和78%。深入开展平安中原建设,建成了巡防无线对讲系统和20个视频监控示范村,大力推行单位居民楼院治安防范“三色管理”模式,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等违法犯罪行为,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与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合作成立了龙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提供专业化社会服务。加强安全消防宣传培训和应急演练,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全区各类安全事故下降7.7%,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和火灾事故。

加强和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成投入使用。设立了食品药品快检室,餐饮有偿协管机制初步建立,我区被命名为“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区”。新建菜市场3个、早餐示范店5家。

第四届社区换届工作圆满完成。扎实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我区6次蝉联“市双拥模范区”。统计、审计、粮食、物价、史志、档案、防汛、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人民防空、国防和民兵预备役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七)以提高行政效能为核心,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加强

政府系统领导干部积极参与外出学习考察活动,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坚定了建设中心城区西部核心区的信心和决心。大力整治“庸、懒、散、软”等消极现象,政府公务人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坚持和完善区政府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和向区政协通报工作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3件、建议128件,政协委员提案134件,代表、委员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100%。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和合法性审查制度,虚心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的桥梁纽带作用,大力推行政务公开,行政决策更加科学、民主、透明。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不断规范行政行为,依法行政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行政事业单位公务车辆改革工作圆满完成,行政运行成本显著降低。公务卡结算制度全面推行,财务管理透明度进一步提高。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大政务督查和财政审计力度,政府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2年,是中原区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繁重的拆迁改造任务,我们不仅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而且圆满完成了超1000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为建设中心城区西部核心区创造了难得而宝贵的条件。成绩来之不易。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区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关心和支持区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参与我区建设发展的辖区单位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重大项目进展还不甚理想,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二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主导产业的主导作用不明显,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然偏低;三是违法建设整治等工作任务艰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四是由道路拆迁、城中村旧城改造、重大项目建设等引发的不稳定因素较多,维护稳定压力较大;五是少数干部事业心、责任心不强,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转变。对此,我们将在下步工作中,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3年工作安排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我区全域城市化进程、建设中心城区西部核心区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

当前,中原区面临着良好发展机遇和诸多有利条件。一是市委、市政府对中原区的战略定位日益清晰,明确提出把我区建设成为与郑东新区遥相呼应、比翼齐飞的中心城区西部核心区,郑州市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建在我区;五矿集团、保利地产、恒大地产等一批有实力的大型企业踊跃来我区投资,区域大改造、大开发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中原区正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新机遇。二是郑州西部独特的生态优势日趋凸显,随着纵横全境的高标准生态廊道加快建设,3.2平方公里的西流湖生态公园建成开园,长14.1公里、宽数百米的南水北调运河穿区而过,加之860余亩的郑州植物园生态作用发挥,郑州西部天蓝、地绿、水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中原呼之欲出。三是中原区依然面临着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持续向中西部地区加速转移,我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区域开发方面大有可为。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加快中心城区西部核心区建设步伐。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全域城市化为目标,突出加快发展和改善民生,决战老城区改造提升、常西湖新区开发和中原宜居商贸城建设三大战场,改革增动力,开放添活力,抓好基层、打好基础,加快建设生态宜居新中原,全力夺取郑州中心城区西部核心区建设的新胜利。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达到290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达到17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达到23.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达到19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达到166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人口自然增长率、节能减排指标控制在市定目标以内。

重点做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大力实施城市化带动,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城市化带动是新时期中原区坚持科学发展、建设中心城区西部核心区的战略选择和必然要求。要继续坚持和谐拆迁、以拆促建、拆建并举。一是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规划引领,充分发挥区规划委员会作用,结合须水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调整,尽快确定全区整体规划。加快推进生态廊道建设,全面完成绿化及各项配套工程,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公交进港湾、行人在中间、辅道在两边、休闲在林间”的生态效果,把中原西路、西四环打造成为全市生态廊道建设的亮点。以交通道路大建设推动区域路网完善,全力做好断头路打通工作,配合做好陇海路西延、三环快速化、陇海路高架快速路等市政重点工程建设,为打造“畅通郑州”作出积极贡献。二是高标准开发常西湖新区。按照“两区四中心”的功能定位,高起点、高标准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设计。举全区之力、汇全区之智,以重大带动性项目为载体,加快推进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拆迁建设,力争年内完成大李、常庄、北陈伍寨等村的拆迁工作,确保5600亩核心区范围基本具备开工建设条件。启动常西湖区域南、北安置区拆迁,开工建设北陈伍寨、赵仙洞村安置房。加快推进凯旋路、湖西路、雪松路、站前大道等道路拆迁建设,逐步完善水、电、气、暖及通讯、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大力推进新区内重点项目建设,争取投资30亿元的洲际华邑酒店、投资20亿元的嵩基集团总部、投资27亿元的省电力勘测设计院科研基地等项目早日开工建设。三是加快建设中原宜居商贸城。坚持走“集聚、集群、集约、内涵式”发展之路,进一步拉高坐标、提升站位,推动区域市政设施与主城区对接,加快推进常州路、玉华路、金马路、金凤路建设。加快合村并城步伐,做好桐树王、三王庄、庙王、高庄4个片区的拆迁和安置区建设工作。加快水业总部、中机六院研发中心、国资工业园等一批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恒天重工新纺机全面建成投产,大中原国际汽车城一期、奔驰汽车广场、瑞驰皮草、无纺布基地开工建设。四是大力改造提升老城区。坚持“政府主导拆迁安置,市场化运作开发建设”,充分发挥区城市开发建设投资公司作用,分期分批推进城中村、旧城改造。切实做好李江沟、孙庄、北卧龙岗3个政府主导试点村的改造工作,确保拆迁完成并启动安置房建设;全面完成其他待改造村的规划编制及土地报征工作。确保中原文化广场、煤田地质局嵩阳苑改造、六厂前街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开工建设,省一纺器家属院、中原府邸、汇翔汽车产业园、国棉五厂老厂区、中信宾馆区域等旧城改造项目启动拆迁;稳步推进老旧居民区(棚户区)改造提升。

(二)大力实施大项目带动,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辐射力、国内外资源整合力的大项目,是推进全域城市化、建设中心城区西部核心区的重要支撑。一是全力抓好一批重大项目。进一步加大对投资268亿元的郑州·金马凯旋家居CBD、投资50亿元的锦艺国际轻纺城、投资22.3亿元的中国中部纺织服装品牌中心等在建项目的协调推进力度,确保年内郑州·金马凯旋家居CBD一期完工,锦艺国际轻纺城、中国中部纺织服装品牌中心主体建成。进一步加大对五矿集团连片开发、恒大中原经贸中心等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力度,协助完善相关手续,力争早日开工建设。二是积极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中心城区要借助改造提升,重点谋划大型城市综合体等服务业项目;常西湖新区要借助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建设,重点谋划文化、商务等连片改造开发项目;中原宜居商贸城要借助产业整合升级,重点谋划具有较大带动和支撑作用的商贸、物流及连片开发项目,以事关长远重大项目的谋划储备确保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三是着力优化项目建设环境。严格落实项目推进“四个一”和项目建设周例会等行之有效的制度,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四比两看一落实”活动,以制度保障项目顺利推进。进一步加强对广大干部群众的宣传教育,引导其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推行重大项目一站式服务和手续代办制,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加大对各类破坏发展环境行为的打击力度,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决不手软。

(三)大力实施改革开放带动,持续增添发展动力。增添发展动力、破解发展难题,关键靠改革开放。一是全面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以清产核资、确定股东、资产量化、股权分配等为主要内容,以正在改造的城中村为重点,在总结试点村改制经验的基础上,力争年底前三环内全部19个行政村完成股份制改革,明晰集体经济产权,激发发展活力。二是积极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把制度创新放在城市管理首位,转变政府职能,树立经营城市理念,积极推行城市管理市场化运作,引导市场主体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政设施管理养护等工作,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企业、公众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现代城市管理模式。三是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强化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资金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搭建完善中原城市开发建设投资公司、中原宜居商贸城建设开发投资公司、常西湖开发建设公司等投融资平台,积极撬动社会资金投入,激活社会资本。大胆探索政府融资新方式,为城市建设管理、重点工程推进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四是持续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坚定对外开放不动摇,大力开展科学招商,以招商扩增量。明确招商引资方向,围绕三大战场、两大主导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瞄准国内外500强、行业领军企业和大型央企,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创新招商引资载体,积极组织参加各类经贸交流活动,采取专题招商、小分队招商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力争对接和签约一批重大项目,确保引进内资120亿元以上、外资1.8亿美元以上。

(四)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一是进一步提升主导产业发展水平。围绕以纺织服装品及家居为主的商贸物流、品牌服装制造两大主导产业,深入研究产业发展动态,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增强产业发展的主动性。依托产业集聚区,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加大项目协调推进力度,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强对企业上市的培育和引导,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大力实施名牌战略,认真开展区长质量奖评选,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驰(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抢抓城中村、旧城改造机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一批综合商务楼宇,吸引大型企业总部和区域性中心落户。认真落实省、市关于特色商业区规划建设的工作要求,把特色商业区建设作为加快城区经济发展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的突破口,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制定完善扶持政策,加快服务业集聚发展,努力打造高端服务业集聚区和城区经济增长中心。依托辖区老工业厂房资源,借鉴北京“798”、成都东村文化创意产业园运作模式,大胆探索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丰富产业形态。加快实施中心城区市场外迁,完成双河市场工业品区、文化宫路购物广场等市场的搬迁改造,进一步优化市场布局。三是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解决创业、创新等方面的问题,保证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强化企业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引导企业依法诚信经营。

(五)全面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努力提升城区综合承载力。一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做好48条区管道路管理养护,高标准推进中原路、建设路道路绿化景观提升工程,新增大规格乔木5万株,圆满完成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各项任务。二是进一步强化城市管理。以城市管理整治提升为统领,打造畅通、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发挥数字化指挥中心作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扎实做好重点领域整治,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能力。加强环卫队伍管理,保持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出勤率,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三是大力整治违法建设。持续开展中心城区道路两侧及集体土地上违法建设整治工作,落实日巡查、日报告制度,不定期开展综合执法,加大督查问责力度,保持违法建设整治高压态势,维护城乡建设秩序。四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深入开展生态村创建和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建设美丽中原。高标准建设南水北调带状公园示范段,积极推进南水北调供水配套工程征迁,配合做好西流湖生态公园南区、牛口峪引黄调蓄工程和雕塑公园建设。

(六)继续加强财税工作,全力提高资金保障能力。财政收入是政府工作的基础和生命线。要始终把财税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紧抓不放、常抓不懈。一是千方百计抓好财源建设。坚持定期走访重点纳税企业制度,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巩固壮大现有财源;着力强化项目服务,推动项目早日建成见效,挖掘培植后续财源,夯实财政增收基础。二是努力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坚持依法治税,大力开展“四个集中”税源专项整治,加大税源管控和协护税力度,着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完善财税工作激励机制,继续坚持财税形势月份析例会制度,深入开展财税工作擂台赛,充分调动各方面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三是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部门综合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强化支出和项目审计,努力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坚持保重点、保运转、保民生,把财力更多地投向“三农”、教育、卫生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领域。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勤俭节约办事业,大力压缩一般性开支,杜绝铺张浪费。同时,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大力整顿和规范民间贷款担保机构,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降低金融风险。

(七)充分发挥网格作用,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以网格为载体、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的长效机制,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举措。要坚持以“深化、规范、提升”为主题,持续推进网格化管理向纵深发展。一是在条块融合上求突破。加强网格化管理运行机制建设,整合职能部门和街道、社区力量,进一步明确条与块的差异化职责,推动其主动融入基层、积极履职,真正形成条块融合、联动负责、密切配合的工作合力。二是在责任落实上动真格。坚持差异化职责、差异化问责,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奖惩机制,将网格化管理考核与年终考核、目标考核等有机结合起来,同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考核和奖惩办法,硬起手腕、奖优罚劣,推动工作落实。三是在依靠群众上下功夫。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性作用,创新方式方法,积极引导群众参与网格化管理,真正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公共服务和群众自治有效衔接、互为支撑的良好局面。四是在问题解决上见实效。加大问题排查力度,强化问题协调解决反馈机制及督查措施,推动各类问题有序、高效化解,切实做到各类问题应发现、尽发现,能解决、速解决,确保95%以上的问题在基层妥善化解。

(八)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认真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牢固树立教育优先理念,加大教育投入,逐步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加快推进69中迁建。实施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计划,努力缩小城乡、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逐步解决“大班额”问题。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构建“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的办学格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扶持资金争取力度,重点扶持科技型企业研发中心建设,鼓励引导企业充分发挥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完善升级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推动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建立技术创新联盟,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做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广泛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认真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加强文化市场监管。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开展充分就业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强城区孤寡、空巢老人服务工作,积极推进社会工作开展。加快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全面发展残疾人事业。鼓励支持慈善事业发展。认真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扩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覆盖面,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监管,争创“全国社区中医药先进单位”,打造健康中原。充分发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作用,推进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保障群众饮食安全。完善落实计生利益导向机制,深入开展幸福家庭创建行动,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稳定低生育水平,争创“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

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深化平安中原建设,大力开展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加强社会管理治安防控网格化建设,积极防范和依法打击违法犯罪,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认真做好群众信访工作,落实领导接访及信访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着力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严格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的监管责任,着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消防工作,坚决遏制重大事故发生。加强政府应急管理,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快速反应机制,依法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以星级社区创建为载体,加强社区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逐步实现社区服务中心“千平米全覆盖”。推进数字档案建设,及时做好重点工作档案管理。扎实做好国防教育、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双拥共建和优抚工作,统筹做好统计、粮食、物价、审计、史志、防汛、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机关事务等工作。

在做好以上八项工作的同时,区政府郑重承诺,今年计划投入资金5亿元,继续办好十大实事:

1.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城镇居民实现就业再就业22000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00人;完成6000人次失地农民技能培训。

2.完善教育科技基础设施,新建2所小学、2所幼儿园,建立10个科技成果体验基地。

3.进一步加大困难群体社会保障力度,城乡低保对象实现动态下的应保尽保,“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保持100%。

4.实施便民服务工程,建设中原区社区服务中心,新建5家蔬菜平价超市。

5.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确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有所居。

6.积极做好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新建5处300平方米以上的街头绿地,新增绿地50万平方米。

7.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打通华山路、棉纺北路等7条断头路,大修拓宽伊河路、工人路等5条道路,新建3座公厕、3座垃圾中转站,新增停车泊位8000个。

8.加大老旧小区物业及基础设施整治改造力度,整治改造330个老旧小区,改善人居环境。

9.加强食品餐饮服务安全监管,对全区310家大中型餐饮单位(含学校食堂)实行数字化监管,保障群众饮食安全。

10.对全区入托入园适龄儿童免费体检,预防传染性疾病传播;加快建设省级示范预防接种门诊,提高预防接种水平,保护辖区适龄儿童健康。

各位代表,2013年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让我们紧密团结起来,瞄准目标、坚定信心,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工作!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政府系统干部队伍建设是实现全域城市化、建设中心城区西部核心区的重要保证。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坚持为民、依法、务实、清廉,努力建设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坚持执政为民。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意愿,真正关心群众疾苦。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视权力为责任,以敬畏之心对待权力,做到秉公用权、依法用权、规范用权,并自觉把政府工作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

(二)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规范行政执法和权力运行,完善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不断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深化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

(三)坚持真抓实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大力转变工作作风,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饱满的热情、创业的激情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操真心、负全责,夙夜在公,勤勉敬业。坚持拉高坐标、高效运作,以胸怀百年的胆识和气魄,以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满负荷、超常规,精益求精,确保干一事、成一事,只留经验、不留遗憾。

(四)坚持清正廉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健全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体制机制。强化对重大项目、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监察审计,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政府系统全体同志要坚持自省、自重、自警、自励,严于律己,廉洁从政,坦坦荡荡做人,清清白白做事。

各位代表,时代和人民赋予重托,拼搏与汗水铸就辉煌。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精诚团结、务实重干,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为把我区早日建设成为中心城区西部核心区而努力奋斗!

主办单位:中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桐柏路200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