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胜利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疫情后餐饮业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0年1月份以来,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餐饮行业受到重大冲击,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中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调整对餐饮服务业的监管措施:
一、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
充分发挥区食安委和区政府食安办牵头作用,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按照管行业必须管食品安全、属地管理等原则,促使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行业部门落实主管责任、监管部门落实监管责任,形成食品安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通过加强对行业部门、街道办事处和基层市场监管所的考核通报,实现压力传导,确保工作责任落实。
二、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
一是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员全天驻守以及从业人员每日晨检等制度,工作期间全程佩戴工作衣帽、口罩、橡胶手套等,实行全程“无接触”式做餐、上餐服务。制订应急预案,加强从业人员培训,使其提高警惕性和敏锐性,确保遇到突发情况能及时报告,科学应对。
二是加强“外卖小哥”岗前培训监管体制。依法督促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加强对送餐人员的食品安全培训和管理。进一步细化网络订餐平台管理责任、送餐人员的个人卫生及配送过程的安全等要求。充分发挥宣传作用,利用政府门户网站、电子屏幕等发布食品安全预警公告,及时公布食品安全现状及检测结果,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
三是加强行业自律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加大诚信道德建设,将《食品安全法》、《河南省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和小摊点管理条例》印制成册,让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食品生产、经营者了解学习。从源头抓起,构建食品安全防护体系,建立统一完善的长效监管机制,使每一位食品生产者、经营者、流通者都明确知道自己是食品安全的责任人,明确知晓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对危害群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不法经营者,要加大打击和惩处力度,使其不敢以身试法。
三、注重引进智能化自动化设备
一是为确保全区冷链食品安全,我们严格按照有关工作要求,积极推进冷链食品安全智慧化监管工作。主动到使用冷链食品的企业开展调研,听取企业的意见及问题;积极与冷链行业协会对接,掌握冷链食品情况;广泛运用大数据,在尽量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情况下,指导安装网络监控设置,已于去年底完成了11个餐饮企业冷藏冷冻前置仓的安装运行,实现实时对冷链食品进行监控,从餐饮原材料的使用上保障餐饮食品安全工作。
二是引导餐饮行业加快明厨亮灶建设,引进自动切配或其他加工设施,增加机器人送餐等服务,减少因人为接触引发的各类风险。对经营场所、食品操作间、加工工具、餐饮用具等进行全面彻底地清扫和消毒,对自身不完善或已经陈旧老化的隔断、洗手、通风、消毒等设施进行改建或升级改造,定期对空调等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护消毒等。疫情期间严禁聚餐,尽量减少人员聚集,坚决杜绝由人员聚餐引发疫情蔓延的情形再次出现。由行业倡导和发起各类健康聚餐新模式,让分餐制逐步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
四、建立健全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一是严格许可,加强监管。我局严格按照《食品经营许可现场核查表》进行许可,对不符合许可标准要求的督促整改,及时办证。同时加强“店堂食品”与“外卖”质量的监管,突出对高校周边、城乡结合部、小餐饮便民服务区等小餐饮、夜市、排档集中区域的整治力度,纠正治理无证经营和卫生环境差的问题,严厉打击“店堂食品”与“外卖”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是以季度性隐患大排查、日常监管、专项监督检查、随机监督抽检等为监管方式,对餐饮服务环节进行检查。重点查看是否具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经营范围、从业人员健康证及培训记录、食品安全自查制度、进货查验记录、后厨环境、餐具消毒记录等、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企业如实记录有关信息并保存相关凭证、餐具、饮具的清洗、消毒、保洁设备设施能否正常运行及其消毒记录、操作间食品原料、半成品与成品在盛放、贮存时相互分开,制作食品的设施设备及加工工具、容器等具有显著标识,按标识区分使用等30项。
三是加强监督抽检,及时公告抽检信息。按照每年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有重点的对辖区内的小餐饮食品进行监督抽检,每月要完成不少于20批次的餐饮食品(食材)快检。对监督抽检不合格的餐饮食品,我局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依法对餐饮食品经营者进行行政处罚,并将抽检结果和处罚情况在政府网站进行公告,有力地促进了小餐饮经营者合法、规范经营。
我们非常欢迎您对我们工作给予监督,再次感谢您对餐饮业发展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保持联系,能给我们提出更多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对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给予监督指导和帮助。
2021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