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欣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开展特色片区培育工作及城市风貌塑造工作”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提案对如何开展特色片区培育及城市风貌塑造给予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对于特色片区的打造,结合我区实际情况,提出的问题透彻,分析客观实在,同时对于城市风貌塑造提出了高标准要求。提案中列出的六条建议很有见地,对于加强我区特色片区培育工作及城市风貌塑造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在下一步的相关工作部署和落实中予以借鉴和采纳。
一、关于特色小镇建设
根据我区主导产业和发展目标,以“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为引领,围绕有利于推动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在重点核心区块着力谋划建设特色小镇,实现小空间大聚集、小平台大产业、小载体大创新。借鉴国内外特色小镇打造成功的案例(产业富有特色、文化独具韵味、生态充满魅力),结合我区产业优势、已有及谋划的重点项目等,在中原新区规划打造纺织服装小镇、家居小镇,依托纺织服装、家居物流两大产业集群,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做强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常西湖新区打造民俗小镇,依托址刘、刁沟,建设具有民族特色风情的小镇,集聚民族特色餐饮、特色商品等文化特色;西南片区根据其健康养老定位,打造贾鲁生态休闲养生小镇,重点布局大健康、教育、文化旅游等产业,建设全龄化社区、智慧康养中心等,打造一站式全生命阶段一生之家、专业之家、舒适快乐之家。小镇根据建设要求规划面积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旅游小镇可适当扩大面积),建设面积控制在1平方公里,聚集人口1-3万人,彰显产业特色、文化特色、形成“一镇一主业”。小镇按照3A级以上景区标准来打造。
二、特色片区打造运营模式
《提案》对特色片区打造、运营模式等方面给出了有见地性的建议,对我们如何谋划、运营特色小镇、文化创意园区等项目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特色小镇、文化创意园区等特色片区打造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鼓励以社会资本为主投资建设。在特色片区打造过程中注重引入龙头企业,以企业为主推动项目建设。鼓励采取企业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建设的发展模式。政府主要在特色小镇规划编制、基础设施配套、资源要素保障、文化内涵挖掘传承、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强引导和服务,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吸引市场主体投资建设。
三、积极推进文化创意园区等特色片区打造、培育
对于老工业遗存项目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打造,坚持“立足乡土,挖掘历史”、“发挥想象,讲好故事”等原则,借鉴国内外老工业遗存改造成功案例,打造具有“中原记忆”的文化创意园区。二砂文创广场、国棉三厂博物馆项目正有序推进,郑煤机文创项目、纺织服装小镇、家居小镇等项目也在积极谋划中。根据项目推进时序,每年将有重点选择1-2个特色片区作为培育试点对象,按照特色片区培育的时间要求,培育期为3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左右,打造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科技信息、文化创意的特色片区,建设成为3A级以上景区。
四、突出特色,避免“千城一面”
特色片区打造要突出特色,避免“千城一面”。工业遗存项目,国棉三厂的大门和办公楼设计属于1950年代“民族形式、社会主义内容”建筑方针指导下的典型风格,二砂建筑整体上具有典型的包豪斯风格,等等。通过对这些老旧厂区进行保护性开发,延续和传承“一五”、“二五”时期工业历史和社会文明,塑造城市独有的性格,突出城市文化特征,打造具有“中原记忆”的文化创意园区,避免同质化发展,在城市有机更新过程中,实现华丽变身,发挥其独特魅力,成为城市建设的活力见证。特色小镇培育。特色是小镇的核心要素,产业特色是重中之重。“产业选择决定小镇未来”,紧扣产业升级趋势,锁定产业主攻方向,构筑产业创新高地。纺织小镇,根据现有企业基础和产业趋势,整合一批、退出一批、转移一批、升级一批,推动企业重组构建国内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近期向智能化、个性化定制方向发展,中远期向研发、设计、电子商务、营销、售后等领域转型,推动纺织服装传统优势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形成产业链高度完善、产品紧密关联的现代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家居小镇,以郑州金马凯旋家居CBD为依托,以家具研发、设计和营销、物流、智能家居等为重点,积极引进国内外龙头企业,建设智能家居体验馆、郑州家居整体设计中心、中部家居博览会、现代家居云服务平台等,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增强产业辐射力,力争成为全国新兴的综合性现代家居产业集群。
五、完善特色片区服务功能
完善区域服务功能,是特色片区培育成功的基石。加强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交通、水、电、暖、气等,增强公共服务功能,提高承载力;规划布局医疗、教育等优质资源,配套建设社区养老、医疗卫生、文化体育设施等,构建“5分钟便民生活圈”,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特色片区,集聚人气和活力。
六、做好文化传承保护
对于文化传承与保护,在特色片区规划、培育过程中,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让人文元素融入建设全过程。统筹考虑城市历史文化和特色片区的发展定位,推动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城市建设,形成既有现代感又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风貌。例如贾鲁生态养生小镇项目规划将商都文化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塑造体现商都文化独特建筑风貌。大力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加强对老旧厂区、古村落及近现代优秀建筑等保护,推动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
中原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
2017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