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9429643/2017-00124
  • 中原区文化旅游局
  • 政协提案
  • 2017-10-12
  • 2017-10-12
对区九届政协一次会议第1702043号 提 案 的 答 复

余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原区乡村地域文化传承保护”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随着城中村的改造搬迁,一些被城市包围的村庄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那些关于城中村的传说、记忆,散失民间的文物,还有古朴的乡风民俗,正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

中原区地方史志办公室已经开始为抢救保护日益稀少的乡村文化,留住历史的记忆,开展了编纂村志工作。2012年2月,由区地方史志办公室起草的《中原区街道志村志编修工作实施方案》经区委、区政府同意并下发,方案对编纂村志提出具体要求。区政府在全区启动了乡镇(街道)、村志编修工作,第一批为12个街道办事处、16个行政村(含三环内所有村)。每村要全面系统地记述本地域的经济社会历史与现状,挖掘历史内涵,传承地域文化,反映当代发展轨迹和成果,科学地解释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编修志书是一项有益当代、惠及后世的重要文化工程,要树立质量第一的精品意识。同时地方史志办公室分批对编修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志书篇目设置、资料收集、编写体例等。截至目前,我区已出版的村志有《中原区林山寨村志》、《中原区西岗村志》、《中原区三王庄村志》和《中原区铁炉村志》,其他有条件的村正在做编纂前的准备工作。

农村居民点拆迁安置之后形成的新型农村居民点或称新型小区,其名称是由开发商拟定上报郑州市民政局审批备案的,在遵循居民点命名规则的同时,会适当考虑保留地名文化,将村庄原名融入到新型小区的标准名称中,如我区的“罗庄遵铭博裔新城”、“冉屯新村”等小区。新社区的设立是由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上报区政府批准成立的,社区的命名也会同时考虑新建居民点名称和村庄原名的因素。此外,政府还会通过对新建道路、建筑物、地名标志等的命名,来加大地名文化保护力度。

作为郑州市目前唯一一个基本保留中原土寨风貌村落的保吉寨,能够真实反映中原文化、体现百年老郑州传统风情,寨墙、寨门和原有街道布局保存完整,是绝无仅有的中原地区土寨文化活态博物馆,在郑州市可供真实完整土寨体验的地方仅此一例。它是黄河以南中原地区土寨的代表,承接着100多年的厚重历史的实物见证者。2014年,我局组织有关专家对“保吉寨”进行了考察、论证和评估,2016年年初保吉寨被列入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5月,确定了保吉寨的建设控制地带和保护范围。我区将合理利用文物保护和历史文化优势,再现中原土寨风貌,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开发建设,由专业机构日常运营,将其建成集商业、文化于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

我局根据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郑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历史文化遗存保护整改工作实施方案的文件要求,对于 “三普”名录里辖区内的2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现状进行排查。其中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都有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

下一步,在征得上级部门的同意下,将加大对辖区传承文化村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创建传统文化园区。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将传承文物资源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机的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辖区传统文化资源,打造我区富有中原特色的传承文化园。

以上如有不妥之处,请您提出批评和意见,以使我们及时改进,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支持。

 

主办单位:中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桐柏路200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