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保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管”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确定重点,全面排查
我区对学校及周边区域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隐患进行摸底调查,切实掌握学校及周边区域食品安全现状,查找实际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实施方案和整改措施。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多次开展专项整治及督查,确保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得到全面落实。在官方网站、报纸等大众传媒上广泛宣传整治行动的重要性和现实性,形成家长、师生、群众高度关心和积极参与的强大舆论氛围。
二、加强监管,保障校园周边食品安全
对全区125家学校食堂进行全面检查,对食品经营店及学校周边地区的餐馆、超市、小食店、食品加工点、小饭桌等逐户排查,建立入市食品源头追溯和质量保证机制,严厉查处非法经营者。对来源不明、渠道不清,没有合格证明、食品保质期、生产日期及标注不清晰的食品,一经发现立即责令下架,依法收缴,从严查处。规范经营主体资格,杜绝无证经营,督促各食品经营者落实索证索票、进货查验、进货台账等制度,促进其守法经营。同时将日常巡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加大执法力度。
三、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安全消费意识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宣传与食品有关的法律法规、卫生知识、消费常识等内容,加强对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的宣传,提高自身自律意识和诚信守法意识,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社会氛围,增强广大学生、家长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以及执法人员走进校园等形式,指导学生科学饮食、理性消费,不断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完善“三位一体”机制,提升社会监管合力
建立相关职能部门、经营者、学校“三位一体”监管机制,促进监管职能到位。一是食品监管、市场监管、城管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实现监管信息共享,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率,从源头上封堵假冒伪劣商品。二是引导经营者强化自律监管。积极引导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树立“诚信经营”理念,树立经营者自我监管意识和自律意识。三是学校积极参与日常监督。学校成立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参与对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的日常经营行为的监督,发现经营者违法经营及时向有关职能部门联系,及时消除食品消费安全隐患。
五、履行职责,保障全区群众饮食安全
(一)加强食品安全法律宣传和培训。依据《河南省食品流通企业食品安全员(师)制度试行办法》的要求,开展食品安全员(师)的培训和考核,督促企业配备食品安全员(师),推动大中型食品流通企业建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在全区推广“食证通”线上教育培训系统,利用APP培训软件推行手机线上培训考核,进一步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规范日常监管行为,全面落实年度监管任务。
(二)突出重点,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在流通、餐饮和生产三个环节开展食品安全日常检查和专项整治。组织开展食品生产企业检查、农村食品专项整治、鲜活水产品及生鲜牛羊肉专项整治、豆芽菜豆制品专项检查、食品安全隐患大排查、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各种节假日检查等专项检查。
(三)加大第三方监督抽检力度,保障食品安全。有针对性的开展抽样检测,并于近期在辖区组织学校食堂及周边专项监督抽检工作,抽检肉制品、调味品、食用油、食用农产品、餐饮食品等食品共计101批次,并按照有关规定,责令违法生产经营者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彻查问题原因并全面整改,防控食品安全风险,对涉嫌违法的予以 立案调查。
(四)开展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已初步实现餐饮环节量化分级全覆盖,正在探索小作坊和流通企业量化分级管理。
感谢您对我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继续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