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建议”收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食品药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我们市场监管部门的重点工作。我局始终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不断加强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监管,督促各辖区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努力构建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于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问题,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健全制度,加大投入,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能力
一是完善食品安全部门协作机制。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健全食品安全责任制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措施》《关于建立食品安全联动机制和进一步明确中原区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按照管行业必须管食品安全、属地管理等原则,促使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行业部门落实主管责任、监管部门落实监管责任,形成食品安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通过加强对行业部门、街道办事处和基层市场监管所的考核通报,实现压力传导,确保工作责任落实。
二是保证食品药品安全经费投入。我区不仅在组织领导上高度重视,更是在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经费上给予大力保障。经费主要用于食品药品安全抽检、快检室建设运转、食品药品安全培训宣传、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举报奖励等。每年仅食品安全抽检工作投入经费不少于240万元,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我局坚持以省级食品安全区创建为抓手,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配齐市场监管所13个快检室、1辆快检车。
三是加强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建设。秉承市场监管人员既是监管者、也是服务者的理念,注重监管与服务并重,编写印制《市场监督管理行政执法实务指导手册》《食品安全监管现场执法实用解析》《学校食堂、中大型社会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安全应知应会学习手册》《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安全监管现场执法实用解析》《食品生产经营各业态日常监督检查表汇编》等培训指导教材,一方面加大对监管人员的培训力度,另一方面对食品药品经营从业者进行培训,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助推全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质量提升。
二、履职尽责,多措并举,夯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基础
一是科学制定年度计划。我局在年初分别制定了餐饮、食品生产流通及药品化妆品监管工作要点,明确监管职责和监管重点,全力做好冷链食品尤其是进口冷链食品及新冠病毒疫苗集中接种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重点办好基层诊所标准化药房民生实事,夯实日常监督,深化专项整治,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二是明确药械监管重点。每月将新增的药械化台账目录反馈至辖区市场监管所,将其及时纳入监管范围。将出现不合格报告的、涉及投诉举报的以及发生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和单位列入重点检查对象;将疫苗、国家集采中选品种、中药饮片等作为重点检查品种;针对处方药销售、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和销售管理、冷链储运等作为检查重点环节。同时,持续做好中药饮片专项整治、疫情防控期间药品监管工作等其他专项整治工作。
三是组织开展创卫复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建立食品安全治理“五做到”工作机制:一要明确治理的决定力量是发挥商户积极主动性;二要加强层级培训,明确工作标准;三要分区分片建群,及时通报,表扬先进,曝光落后;四要严格整改,落实不力依法处置;五要重点突破,全面带动。同时由区政府食安办组织成立9个督导组,分组分片包干,每天对相应区域开展督导,发现问题即时通报,限时整改。在落实“五做到”的基础上,启动了包括责令限期整改、当场予以警告处罚、闭店查封等综合措施。通过处罚教育相对人促进整改,通过商户群通报警示一大片,进一步增强商户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和对法律法规的敬畏感,为实现“两小”门店常态化、长效化治理奠定坚实基础。
四是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为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组织各街道办事处强化属地监管责任,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今年以来共排查食品生产和流通类经营单位1741家,发现隐患1485处,已整改1123处。排查餐饮类经营单位2558家,发现隐患2117处,已整改1956处。排查药械化单位1309家,其中药店310家、医疗机构339家、医疗器械98家、化妆品562家,未发现无证经营、过期产品等较大安全隐患,发现一般隐患506家次,共消除安全隐患480处,其余隐患正在整改中。
三、统筹兼顾,抓实抓细,守牢疫情防控与食品药品安全双防线
一是做好冷链食品专班牵头工作。结合我区情况,制定了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工作要点,并将涉及进口冷链的任务分解到街道办事处和各成员单位,明确工作职责。同时要求各单位明确专人负责,建立监督检查台账,实行周查周报制度。制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督导方案》,由我局班子成员带队对辖区内市场主体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及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工作情况进行督导,今年以来共检查食品经营者642家次,发现问题、责令整改的食品销售者数量383家。
二是加强冷链食品排查和抽样检测工作。2月底起,通过市专班提供的进口冷链食品每周流向信息,精准排查,督促企业认真落实经营进口冷链食品纳入郑冷链、从业人员核酸检测、末端消毒制度,严厉打击非法经营行为。全区排查到现有各类冷库单位244家,共计大小306个冷库,涉及的冷链食品经营户有469家,其中从事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的37家。在疫情防控冷链抽样检测方面,联合区卫健委、市场发展中心、商务局共同检测肉制品3306件,水产品2067件,经营环境7120个,从业人员891人次,外包装1603件,其他17个等冷链采样样品。
三是积极妥善应对突发事件。有效处置了6起区疫情指挥部交办的突发情况,包括山东涉疫奶枣、涉疫货品协查等。
四是按要求统计疫苗接种人数。根据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分工,先后开展了五次较大规模的人员排查统计,对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服务业接种疫苗意向进行摸排,及时将接种人员名单反馈给各办事处和接种中心,组织对意向人员进行疫苗接种,每周统计接种进度。
四、加强宣传,畅通投诉,凝聚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合力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多种宣传手段,加大对食品药品工作动态的宣传,使群众了解、支持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通过设置宣传栏、悬挂宣传条幅、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等方式普及食品药品安全常识,增加群众的安全知识,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
二是畅通投诉举报受理渠道。为鼓励社会公众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维护消费者权益,向社会公布了举报电话,明确了受理部门,严肃查处食品药品安全违法案件,及时控制和消除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理解、支持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是严格执法办案。以日常监督检查、专项整治和投诉举报处理过程中发现的违法线索为基础,以“查一批案件,保一方平安”为目标,对发现的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涉嫌犯罪的,及时移交公安部门,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有效净化市场环境,守护百姓饮食用药安全。
今年以来,我局采取多种措施全面规范提升4类业态。持证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和食品销售单位风险分级覆盖率达90%以上,学校(幼儿园)食堂量化分级95%以上达到B级(良好)以上。登记备案2家小作坊、2732家小餐饮、1930家食品经营单位。开展“农兽药残留”、“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等系列专项整治,同步开展监督抽检、快检,核查处置了一批不合格食品,消除了一批风险隐患,查办了一批违法违规案件。下一步,我局将把严惩重处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作为主攻方向,精准发力推进治理整顿。继续开展“守护舌尖安全”系列整治行动。
我们非常欢迎您对我们工作给予监督,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关心,希望今后继续保持联系,能给我们提出更多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对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给予监督指导和帮助。
2021年 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