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中原区生产总值(GDP)完成293.7亿元,同比(下同)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0.2亿元,下降40%,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78.7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14.8亿元,增长8.6%。
一、GDP 增长的主要特点
(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前三季度,三次产业比0.1:26.8:73.1。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73.1%,较去年全年提高0.8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对GDP的拉动作用看:一产下拉GDP 0.1个百分点;二产拉动GDP增长1.3个百分点;三产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三产成为GDP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二)第三产业动力增强
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6%,高于GDP增速1.1个百分点。其中,非营利性服务业、金融业、营利性服务业是GDP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非营利性服务业拉动GDP增长3.2个百分点,是对GDP增长贡献最大的行业。金融业增速较上半年回升了3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也对GDP增长贡献较大。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较大、增速快,已经成为拉动第三产业甚至GDP增长的生力军,拉动GDP增长0.9个百分点。
(三)工业增长稳中趋缓
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去年的41家减至30家,工业在经济中的份额持续减少,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3.6%,较去年全年低了0.4个百分点,增长4.0%,仅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年度内工业生产稳中趋缓的态势将更加明显。
(四)房地产业持续回落
受限购政策的影响和我区可售房源较少的影响,房地产业市场持续回落,前三季度我区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6.4%。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6%,对GDP的贡献为负,下拉GDP增长。
(五)供需状况不断改善
从需求端看,近年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经济增长模式由投资拉动逐渐向投资、消费共同拉动转变。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8%,延续2016年以来的较低速增长态势,仅高于GDP增速0.3个百分点,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9%,高于去年同期4.9个百分点,高于GDP增速4.4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始终保持了12%左右的增速。
从供给端看,一方面,工业生产虽然稳中趋缓,但仍高于去年同期3.7个百分点,增速较快,特别是大型工业企业增速高达18.7%,支撑了生产的较快增长。另一方面,1-8月份,以商务服务、居民服务、文化等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4.9%,保持了较快增长的态势。
二、中原区和省市及六区增长情况对比
前三季度,中原区GDP增长7.5%,高于上半年0.6个百分点,但低于全省和全市8.1%的增速0.6个百分点,在郑州市内六区排名第三。
(一)与省市经济增长对比情况
分产业看,前三季度中原区各产业增加值增速均低于省市平均水平,但是我区第三产业占比高于省市水平,第三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我区第一产业增加值下降40%,省市分别增长4.4%、3.0%;我区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4.8%,省市分别增长7.6%、7.1%,高于我区2.8和2.3个百分点;我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6%,省市分别增长9.8%、9.2%,高于我区1.2和0.6个百分点。从第三产业占比来看,我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73.1%,省市分别为41.9%、52.1%,分别高于省市31.2、21个百分点。
(二)与六区经济增长对比情况
从总量上看,金水区和二七区分别是我区的近三倍和1.4倍,我区是管城区的1.3倍,是惠济区和上街区的三倍左右,位居市内六区第三。分产业总量看,第一产业占比除了惠济区为4.0%外,其他五区一产占比均不高于0.3%,规模小,影响小;我区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6.8%,分别低于上街区、惠济区31.9、13.3个百分点,高于管城区、二七区和金水区7.2、9.5、17.6个百分点;我区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73.1%,分别低于金水区、二七区、管城区17.6、9.6和7.1个百分点,高于惠济区、上街区17.2和32.1个百分点。
从增长速度看,我区GDP增长7.5%,分别低于金水区、二七区1.0和0.9个百分点,高于惠济区、上街区、管城区0.8、2.5和2.9个百分点。分产业看,我区第一产业增速分别低于上街区、管城区、惠济区、金水区39.2、39.0、29.8和22.8个百分点,高于二七区23.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速低于惠济区6.3个百分点,高于上街区、二七区、金水区、管城区0.7、1.8、4.0和5.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速分别低于二七区、金水区1.0和0.8个百分点,高于管城区、上街区、惠济区1.9、2.1和3.5个百分点。
三、下步建议
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为确保完成市定GDP增长8%的目标,我们要对症施策,精准发力。
(一)切实抓好经济运行监测分析。一是要认真落实经济运行监测每月、每季统计分析制度,强化对重点行业、骨干企业、重点产业的运行监测,对前期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列出清单,限期逐项落实。二是细化分解目标,职能局委和各街道办事处要全面梳理盘点各项指标全年预期目标,合理分解,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确保顺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三是上下联动抓落实。发改、商务、工信等职能部门要深入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查问题、建台帐、列清单、抓落实,同时要切实加强对上级部门的协调和服务,争取最大支持。
(二)着力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在“快”字上下功夫。一是狠抓开工促进度,对全区计划新开工项目,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已集中开工的15个项目中未实质性开工的14个项目和已完成土地招牌挂手续未开工的21个地块,逐一梳理建台账,完善开工要件,确保应开尽开。二是跟踪协调促续建,督促项目单位尽快组织施工,尽可能多地完成实物工程量。对新开工项目,加强跟踪,对续建项目,细化工程建设节点,确保形成有效投资拉动。三是优化服务解难题。各项目牵头单位和相关责任单位,对在建项目进行分类管理,确保重大项目建设不受扬尘治理等外界因素影响。
(三)部门合作抓好统计入库。区发改统计局牵头,工商、税务、商务、工信部门配合,各街道办事处落实,进一步全面梳理今年以来已投产未入库的重点企业、已开工未入库的重大项目,按照法人单位和项目双入库标准要求,抓紧督促项目单位办理手续,协调完善入库要件,全部如期入库,对全年经济增长形成有效拉动。同时进一步规范建筑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等行业数据统计,确保应统尽统。